孝道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孝道文化

传承发展传统孝文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道德支撑

发表日期:2020-08-06

传承发展传统孝文化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道德支撑

王进龙

2020年7月14日


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几千年来华夏民族伦理道德的精华。深入研究、传承、发展孝文化,对于传承中华文脉,推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为什么要讲孝文化?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考虑

人口老龄化是个什么概念?首先了解下人口的概念,人口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共同面临的基础性、全面性的问题,它对经济发展、就业安排、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人口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人口规模的问题,一个是人口结构的问题。人口规模也就是人口数量的问题,前些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或者说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也就是人口年龄比例问题。少年、青年、老年各年龄各比例问题。联合国有一个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0%,或者说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7%就定义为人口老龄化国家。我国是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当时老年人数1.26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按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标准,我国加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到2019年,我国老年人口达到了2.5亿,占总人口的18.1%。从1999到2019这2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净增1.27亿,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老年人超过2亿的国家。而且,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在不断发展,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比例40%。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了,人均寿命延长了,由解放前的人均寿命35岁到现在人均预期寿命77岁。特别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出生率下降了,老龄人口数量相对增加了。但是,人口老龄化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影响。首先,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年龄人口相对减少,也就是劳动力减少了,必将会影响经济增长所必须的劳动力供给。养老负担加重了。人进入老年,生理机能都在退化,更多的进入了发病期,老年人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群体。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余寿中有三分之二时间为带病期,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总体不足,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更为匮乏。第三,给养老带来压力。目前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家庭是小型化、核心化。过去是养儿防老,养老主要依靠家道。由于家庭小型化,一对夫妇要养四个老人甚至更多。有的子女和老人还不在一个城市生活,特别是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很多,根据家庭情况的变化,如何养老,目前国家推行的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一般是9073模式。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社区养老,3%的老人机构养老。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养老方式,不管是子女,还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养老院的服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都要有爱心,这种爱心是大爱,超出血缘关系的爱,我们统称为孝,树立为天下老人尽孝的理念。这就是我们讲孝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传承先进文化方面的考虑

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讲,“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观念形态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在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社会都能体现出来,也就是文而化之。我们平时接触到一个人,感觉这个谈吐非凡、很有气质,有素养,就觉得这个人有文化,“腹有诗书气自华”。比方说,农村一大爷没上过几天学,与事他讲不出大道理,但他做得很好。但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别人家有困难倾力相助,生活很节俭,俭以养德。这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文化,它是通过父辈的言传身教、耳儒目柒、文而化之传承下来的。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这种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然具有现实价值和生命力。

文化是软实力,在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他指出,要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定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华文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基础,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又是其核心和基础。曾国藩有句名言:“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形势下,我们就是要大力传承弘扬孝文化。这是我们这次讲孝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社会需要方面的考虑

第一、对老年人的态度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待老年人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一个文明的国家首先是为弱者付出,考虑弱者的利益。正如木桶理论,决定水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哪一块木板,而是最短的哪一块木板。所以判断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是强者的地位而是弱者的地位。

第二、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理应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分享社会经济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比如对老年人实行的各种优待,制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法律等等就是为了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环境。有些人对老同志不理解,认为你们退下来什么也不干了,还拿着国家发的工资,(有个小笑话)。其实,老年人退休报酬,是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扣除了社会公共费用后的延期支付。(一个企业你还要留存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不会全部发光)。

第三、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这是一个自然规律,人们都要经历少年、青年、老年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我们每一个都为老年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在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我们的社会更需要温度、更需要关爱、更需要孝心,所以这也是我们要讲孝文化的一个原因。

二、孝文化的历史沿革及基本内容

孝文化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孙中山先生说:“讲伦理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孝是无所不适的道德,不能没有孝。”毛泽东同志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孝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民族风格和价值观念。

(一)孝文化的历史沿革

 孝文化可以追溯到中国奴隶社会的商代之前,也有人认为中国孝文化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时代。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的卜辞中已有“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形象地说明了老少两代人的代际关系,可以说这就是孝文化的开端。到了西周,孝观念初步形成和确立。对孝的方式方法,有了比较明确的设置和规定。孝不仅成为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而且成为人们推重持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尧让位于舜,在众多理由中,主要看重的是舜的孝行。舜帝即位后,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德”颁行天下,周文王推行了孝的为政措施。在礼仪、饮食、赋税、律法等方面对老人予以照顾。确立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宗法道德。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著作《孝经》和《论语》把“孝”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和制度规范。魏、隋、唐推行“以孝治天下”,将孝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历史上许多封建皇帝死后谥号被加个“孝”字。如西汉文帝称孝文皇帝,景帝称孝景皇帝。武帝称孝武皇帝。如唐太宗称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命名年号也冠以“孝”字,如南朝字孝武帝以“孝建”为年号,北朝魏孝明帝以“孝昌”为年号等等。唐朝将《论语》和《孝经》列为科考必修课。清代的康熙、乾隆也极力提倡孝道,举行“千叟宴”,推崇尊老敬贤的教化。可见,孝文化历经三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数十个朝代,成为世代传承、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二)孝文化的基本内容

纵观孝文化的发展史,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6个方面:

1、奉养、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何为孝,《说文解字》“注释,“孝”,善事父母者”。奉养,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保证父母衣食住行的需求,即赡养父母。

2、恭敬。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单纯在物质上赡养父母,不足以为孝,孝敬老人重点在“敬”字上。要从内心尊敬爱戴父母,和颜悦色的对待父母,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需求,这才是孝的本质特征。

3、侍寝。人到老年,容易得病,侍寝就是父母生病时,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4、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要继承父母的遗志,发扬光大父母的事业,以光宗耀祖,流芳百世,始尽人子之孝。不然,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5、谏诤。儒家指出,父母的言行如果符合道义则遵从,当父母的言行不符合道义时,就要进行劝谏,要保持恭敬,和悦的态度,不可伤害父母的情感,做到“从义不从父”。

6、善终。《孝经》曰,“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儒家的孝道把丧葬看的很重,举行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要隆重要厚葬。

三、孝文化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作用

千百年来,孝文化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成为我国的重要精神标识和文化名片。

(一)孝文化的社会价值

1、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经》指出:“孝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样孝的内容从老人的居,养,病,丧,祭五个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不仅如此,而且对养又有明确的要求,孝不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的供养,而要有精神层面的尊敬和爱心。把“养”和“敬”结合起来,使物质之孝和精神之孝相统一。

2、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

《论语》指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是说父亲仁慈,儿子孝顺,哥哥友善,弟弟尊敬。孔子认为,孝敬长辈,兄友弟恭是为人之根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齐家之根本,明确规定了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成为调节家庭关系的伦理道德规范。

3、以“仁爱”为核心的“孝”的延伸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用掌”。这就是要求,人人要从敬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开始,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别人的长辈,从慈爱自家的子女做起,推广到慈爱社会上所有的子女,这样家家团结和睦,社会人与人互敬互爱,国家就会稳定,就能得到有效治理。

4、以孝治理国家

自秦代后,历代朝廷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汉王朝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到清代、康熙、乾隆等皇帝,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旗表百岁”。历朝法律中都有“不孝”的罪名,不孝是“十恶”大罪。在饮食、礼节、赋税上对老年人实行优待和优惠,天子巡视地方,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诸侯是否实行了孝的治国措施。周代还把“国老”“遮老”安排在官学养老,让他们兼任学校的老师,传播知识,推广教化,发挥老年人的智力资源。可见孝已渗透到国家管理的各个方面,推行和实施以孝治天下。

总之,孝由家庭伦理提升为社会公众道德,进而由道德范畴引进政治领域。以孝立身,以孝齐家,以孝治国平天下,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道德体系和基本行为规范。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孝文化也存在着糟粕的东西。其主要表现是:第一,愚民性。强调“三纲五常”的愚忠思想,建立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第二,愚忠性。宣扬“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思想。第三,不平等性。宣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一而终”“男尊女卑”的不平等性。第四,封建性。孝文化相对于奴隶制来说,具有进步性,但封建主义趋于没落时儒家思想几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避难所。

虽然如此,孝文化的主体部分仍不失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历史遗产。

(二)孝文化的历史作用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修身养性。“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些精辟的论断,体现了一种高尚的思想境界和追求,成为做人的指南和准则。每一个人只有践行孝道,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立身。在今天,倡导孝道,培养以孝为内容的道德修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2、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稳定则社会和谐稳定。孝文化提出了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和调节家庭伦理关系。孝文化作为家庭道德建设的关键,在新时代对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父母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3、热爱祖国。爱国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是孝的最高境界。在封建宗法社会里,实行的是一种“家天下”的统治。君权来源于父权,“君”和“父”是相同的。虽然,孝文化有对国君愚忠的糟粕,但其蕴含的爱国的思想是积极进步的,也是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的。

4、凝聚社会。孝文化是和谐文化,也是凝聚文化。孝道对于规范调节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凝聚社会,实现中国一统的重要力量。对于推进“以德治国”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5、形成中华文化。我国历经无数次战乱,灾害,数十次王朝更迭,虽有曲折,但没有中断,完整地保持着自己的民族风格,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的文明,始终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力量。

  四、传承发展孝文化的现实意义和重要启示

(一)现实意义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传承和弘扬孝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文化软实力”,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与经济,政治等领域相提并论。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文化看作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之的力量”。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绵延不绝,积淀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思想体系,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我们立足的根本。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建立在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只有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人的一种高尚的品格,是善心,爱心,感恩心的源点,也是培育道德意识的起点。孝是做人的一面镜子和道德底线,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尊敬他人,向上向善,爱国爱家。因此,我们要弘扬孝道,促进以孝为内容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

3、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我们要充分挖掘孝文化所蕴藏的深厚的道德资源,使其与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相融合,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新时代全体人民的精神生活和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

4、有利于融洽家庭关系,促进代际和谐。孝文化是协调家庭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在促进家庭稳定,和睦,幸福等方面,尤其是在融洽家庭代际关系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弘扬孝文化、传承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对于唤起家庭成员的孝道意识和亲情关爱,实现老少共融,家庭和睦具有重要的作用。

5、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老龄社会治理。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与全面实现现代化相交叠的历史时期。老龄化也将始终伴随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过程。优化老龄化社会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孝是德之本,国之基,弘扬孝文化有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道德素质,从而为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推进老龄化社会治理提供重要思想道德支撑。

(二)几点启示

1、坚持传承与发展相统一。孝文化跨跃时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坚持敬老主题和做好敬老文章相统一。敬老养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1982年9月通过的《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提出,“尊敬和照顾年长者是全世界任何地方人类文化中的少数不变的价值因素之一”。人类文明不管进化到何种程度,孕育,出生,成长,衰老,死亡,这一过程是一切正常人的必由之路是不会变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这就是说只要人类存在,家庭就不会消失,敬老养老就必然存在,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或主题,孝文化永远不会过时。我们就是要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根据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功能的变化适时地对孝的内容、方式进行调整和延伸,做好做活孝文化这篇文章。

3、坚持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相统一。孝指的是子女对老人经济上的供养和精神上赡养的内在统一性,既要物质上赡养,也要精神上慰籍关怀。但精神赡养是一个可以独立于物质赡养的范畴,二者是可以分离的。因此,我们不能以物质上的供养作为衡量老年人养老质量的一个标准。家庭子女在物质上供养老人的同时,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在目前的条件下,在精神上、心理上、情感上、人格上对父母关爱,要远远大于物质上的满足。因此,不能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使老年人身心愉悦。

4、坚持以孝为内容的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相统一。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要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要用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涵育人心,不断加强公民的道德修养,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又要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和义务,积极承担养老责任,逐步完善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促进的运行机制。

5、坚持爱国爱家相统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同构。“家国”从来就没有分开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要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孝文化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幸福、平安、和谐、美满了,我们这个社会就会祥和、幸福、平安。所以说,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社会才能好。同样,国家好,社会好,咱们的小家才能幸福美满。

因此,我们要注重家庭建设,用良好的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自觉传承孝道,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感念长辈关爱之情,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6、坚持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相统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家庭正在经历着“少子老龄化”的变化,家庭结构小型化,结构多样化和居住离散化,弱化了家庭养老功能,传统养老模式受到挑战,强化政府养老责任,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地认识到,家庭养老是基础,社会化养老是补充。家庭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的第一支柱,特别是家庭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亲情关怀是其他养老方式难以替代的。社会养老,机构养老是满足多层次个性养老服务需求的主体力量,是家庭养老的补充和延伸。我们要弘扬敬老养老传统美德,推进孝文化建设,树立敬老文明风尚,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安渡晚年,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解决养老问题提供道德支持,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