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园地

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发表日期:2018-02-10
 唐山市现有总人口733万人,60岁以上老人117.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现已达到国际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随着我市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唐山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六个老有”为宗旨,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事业。多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大胆探索,以政府为主导,引入市场机制,依靠社会力量,坚持多元化发展格局,初步走出了一条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金筹集社会化、运作方式市场化、服务对象大众化、服务机构网络化、管理方式规范化、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新路子。
 
  一、唐山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一)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
  截止2009年底,唐山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73所(其中不包括敬老院、光荣院),共有床位7361张,入住老人4369人,占地579亩,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总投资2.3亿元。其中,具有示范作用的市直福利机构2所。市区由政府兴办的综合福利养老机构6所,县(市)办的8所;截瘫疗养院5所;社会办的养老机构52所,床位4616张,(占床位总数58%)入住老人2342人,(占入住总人数53.6%),收费标准从420元至1200元不等。已投入使用的各县(市)区社会综合福利服务中心,建筑规模档次较高,具有示范辐射指导作用。
  (二)坚持改革发展,社会化养老扶持优惠政策有新突破
  2010年我们把认真谋划养老福利事业作为福利工作的重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政府出台政策法规提供决策依据。为加快福利机构建设,满足老年人及弱势群体的社会需求作出了努力。
  首先是坚持改革发展,实现国有福利机构的资源共享。国有福利机构逐步实现由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经营型的转变,目前全市国办的16 家福利机构全部实现了收养自费老人和残疾人及困境儿童。其次社会化养老优惠政策有新突破。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我们对全市福利机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老年服务需求等进行了入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起草了《唐山市加快发展社会养老事业的意见》,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通过,在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进民生的若干政策规定》文件中,采纳了我局提出的“由财政按养老机构床位数给予补贴的扶持政策”的建议,在养老事业优惠政策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三)培养典型,以点代面,全面推进。
  为了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我们选择了路北区、路南区两个中心区做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的试点区,采取依托市民中心及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老人服务,取得明显效果,具体做法是:
  1.上门入户式服务
  主要针对居住在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70岁以上的无子女或子女在境外居住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困难老人、伤残军人、老红军等不愿走出家门的老年人,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每月可享受到100—300元养老服务补贴。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或市民中心提供每日问候、代办事物、料理家务、陪伴聊天等服务。
  2.社区日托式服务
  主要针对日间家里无人照顾,身体状况较好,自己能够出门的老人,在社区市民中心设立“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及社区托老所等,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对社区老年人提供聊天、娱乐、健身、餐饮、休息等方面的服务。
  3.社会互助式服务
  一是为独居老人寻求同性知音、伙伴,帮助其结对互助、互相关照,进行结对互助养老;二是邻里关照养老,签订服务协议,为邻里老人提供生活方便和健康关照。招募志愿者,依托市民中心“志愿者服务部”向服务单位、服务对象提供需求信息,组织与服务对象进行帮扶结对,不定期的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4.电子保姆式服务
  主要是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提供“电子保姆”呼叫服务。注册安装“电子保姆”呼叫器的用户,不需记任何电话号码,不花电话费,需要帮助时,只需轻轻按下呼叫键,呼叫服务中心收到呼叫信息,采用回拨电话确定服务内容,由专业服务队伍和相关服务单位提供医疗急救、健康咨询、求医问药、家政服务、商品配送等专业化服务,使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安全、方便、快捷的生活所需和所助。
 
  二、面向社会,坚持多元化发展格局
 
  近几年来,唐山市坚持面向社会,做到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充分发挥直属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的龙头作用,强化老年综合福利服务中心示范指导作用,加大了区、街、委社区网络功能作用,注重挖掘社会资源发挥闲置资源作用,走出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路子,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1、充分发挥直属福利事业单位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养老事业全面发展。目前,市县区直属养老福利机构有16所,拥有床位2930张,收养老人1941人。积极引导直属福利机构适应社会老龄化,家庭小型化这一社会结构变化的需求,在推进以养老事业为重点的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中发挥了龙头作用,指导作用和样板作用。
  2、以区街委为依托兴办福利设施,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提供阵地。目前14个县市区分别建成了一所建筑面积在2000平米以上,床位在100张以上,总投资在200万元以上规模较大,功能齐全,服务水平较高的老年综合福利服务中心。街道及社会力量也兴办了不同规模和档次的适合本地居民需求的老年公寓,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市民中心等。284个社区都兴建了星光老年之家,为老年人提供学习、娱乐、健身及休养的场所。
 
  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思路
 
  唐山养老事业的发展要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国办养老机构为示范的服务体系。
  1.以居家养老为基础
  在相当长时期内家庭养老,特别是子女养老对中国老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并起着社会养老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唐山市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就是继续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但是我们现在谈论的家庭养老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模式,而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继承,即“居家养老”模式。
  唐山市的居家养老应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货币化养老。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好的老人,由他们自己出资购买养老服务。对于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特困老人、失去自理能力的孤寡、残疾老人和经济上确有困难但又愿意居家养老的老人,建立货币化养老补贴,即政府每月向这些老人发放“代币券”,老人凭券购买养老服务。二是日托养老。即在街道或社区内建立具有日托功能的居家养老形式,综合服务中心或托老所内设活动室、休息室、餐厅及多媒体教室和排练厅等设施,老人白天集中活动,中午可以在托老所休息、吃饭、就医,晚上各自回家。三是“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时间银行”,既不存钱,也不存物,只记录储户对左邻右舍的帮扶时间。自愿加入“银行”的客户在需要时拿出自己的时间和其他成员交换服务,实现“今天我帮你、明天他帮我”。
  2.以社区服务为依托
  社区服务应在分类指导的原则下建立多层次服务网络:一是纯福利性社区服务。主要为低收入和无收入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二是邻里互助的社区服务。社会成员各尽所能,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无偿的支持;三是有偿社区服务。对有支付能力的家庭按其所需提供市场化服务。
  3.以机构养老为补充
  随着时间推移老人年龄的不断增大、经济条件的变化和自主意识的增强,老年人要求进入养老福利机构养老的会日益增加,我们可以将养老机构划分为四种类型:低挡型养老院、中档型养老院、高档型养老院和混合型养老院。在市区内建立一家档次较高的市场型养老公寓,来满足那些经济收入高、养老支付能力强,同时对养老机构要求标准较高的老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