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园地

努力走出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之路

发表日期:2018-09-29

党的十八大以来,晋城市城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理念,把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认识高度、推进力度、践行深度空前高涨,一条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之路,展现出旺盛生机和光明前景。

一、深刻认识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

(一)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设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城区未来的大计,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方式,提高农村养老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新时代美丽城区高质量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城区的时代抉择,是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的重大举措。

(二)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城区提出农村养老就是乡村振兴发展理念,更新了关于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的传统认识,打破了简单地把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指明了实现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方向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论,推进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就要坚持二者协调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处理好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关系,努力实现两者协调共赢。

(三)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核心要义。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既是民生也是民意。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的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在人民幸福指数中地位凸现,良好的农村养老是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普惠的民生福祉。提高农村养老质量与乡村振兴是关键,两者相互协调发展,核心要义就是增进人民福祉,只有抓好两者的协调发展,民生福祉才有保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养老的同时,发展乡村振兴,追求二者的有机统一,让人民在二者协调发展中增加优质产品的供给,提升人民获得红利和幸福的增长点。

二、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明显成效

城区对二者协调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农村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响应行动,二者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一)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形成。城区地处晋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加快二者的协调发展就对不起城区人民。近年来,城区把二者协调发展纳入“十三五”规划中,将二者的协调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加强二者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举措。“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描绘了城区对二者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新图,为深入推进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战略实施。近年来,城区大力实施二者协调战略,促进了二者共进共赢。在战略谋划上,把二者协调发展作为城区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在战略取向上,无论在制定政策上、培育产业上,还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发展民生上,都要优先为二者协调发展上创造条件。在战略任务上,切实抓好二者协调发展,探索、总结二者协调发展经验,形成制度的成果,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提升和行动自觉的加强。

(三)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持续加快。牢固树立发展农村养老就是发展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养老就是加强乡村振兴的理念,划定二者协调发展,保护红线,管理红线,用红线保护二者协调建设。2016年,投资达18342万元建立农村十大园区。即东上村景熙农业园、司徒农业园、张岭摩登农庄、牛山黑龙潭、寺底生态园、民和玫瑰园等。其中司徒小镇的节假日民俗表演、特色餐饮,有本地特色农产品互联网十会展等;东上庄景熙农业园城市海景,农业种植体验,精品葡萄园等建设;摩登农庄的烧烤城+现代音乐演绎,百亩紫薇香椿园,绿色草莓种植等项目的建设;黑龙潭的千亩核桃园套种,百亩精品水果采摘园,金龟岭绿化等项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仕帝生态园新建成驼鸟园、鸿钓园、“天下第一锅”游泳、垂钓等项目成为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民和玫瑰园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注册,市场营销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所有这项目的建成,加快了二者的协调发展。

(四)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体系逐步构建。近年来,城区投资10.2亿元,年均增幅16.7%,二者协调发展的新动能体系快速形成。在乡村振兴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培育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51户,82%的乡村有了主导产业。发展蔬菜、食用菌、蛋禽等专业合作社105户,发展市级龙头企业强民食品、柏基菌业等5家,促进了信息化和农业产业从融合产业发展体系的架构。同时,促进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例如在乡村果业、玫瑰业、中药材等的体系构建上。其一,果业体系的构建。全区共有果园面积5000余亩,其中苹果园面积600亩,产量15万斤;梨园面积1700亩,葡萄园210亩,产量3万公斤;桃、杏、李1000余亩,产量18万公斤;山楂1500亩,产量18万公斤;总计产量86万公斤;2016年新发展果园200亩,低产果园改造500亩。其二,玫瑰业体系的构建。目前,城区玫瑰业初步形成以牛山、寺底玫瑰为龙头,以西上庄办事处的牛山、钟家庄办事处的旗道岭、西武匠、寺底等乡村500多亩的玫瑰园为基地的产业链,进入盛花期的玫瑰亩产达400斤,亩收入1400元以上。为确保玫瑰基地发挥好效益,城区组织开展玫瑰技术服务,认真做好玫瑰基地的管护工作。对玫瑰基地的日常管理进行跟踪服务,派出专人及时解决玫瑰管护中的技术问题,坚持推广玫瑰嫁接改良技术。试验示范玫瑰嫁接新技术,通过嫁接改良技术,改掉了本地玫瑰串根,难管理的缺点,提高了玫瑰的产量和品质。2016年,采收玫瑰花20万斤,收入达70多万元;现城区建成了牛山香玫瑰发展中心和寺底民和生物开发有限公司2家玫瑰加工企业,两企业分别种植100亩、350亩,寺底民和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年产玫瑰鲜花50吨,玫瑰纯露50吨,玫瑰花茶5吨。在扶持加工厂建设上,寺底的民和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为扩大加工产能打下了基础,牛山香玫瑰发展中心投资3万多元增加设备用于提高玫瑰露的品质。其三,中药材产业体系的构建。加强服务,促进中药材种植业健康发展。2016年,北石店镇大张村药材种植大户共种植20亩黄芩,收获7吨多,城区主动联系药材经销商帮助农户做了销售工作,多措并举推动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城区有中药材及药食同源的加工企业3家,以山楂叶提取为主的山西康立生药业有限公司,以生产灵芝菌粉、银耳深加工菌粉为主的晋城市锦绣河山农业服务中心和以生产发酵沙棘汁等饮品为主的晋城市强民食品有限公司,为这些企业争取扶持资金和优惠产业政策,促进了乡村振兴的各体系的构建。同时,还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工程,创建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利用农产品加工天然的“接一连三”的特殊属性,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增值。各龙头企业建立了不同规模的生产基地,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据统计,强民食品、康立生药业、兰花醋业、民和玫瑰及佳丽来食品等乡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12370个农户从事基地种植,收益可观。乡村振兴的体系构建,大大促进了农村养老发展,使农村养老不断迈出新步伐。

三、奋力开创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美好未来

(一)加快乡村振兴的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一是要围绕商贸流通主导产业促转型。抓好华大和国投商贸流通业的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精心打造集品牌时尚,高档商品购物,商务、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商业核心乡村区。二是围绕旅游文化产业促转型。科学制定农村旅游发展规划,挖掘农村文化旅游底蕴,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和附加值,打造农村旅游“大本营”。三是围绕健康养老业促转型。加大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养老机构和养老企业的支持力度,探索推进医养融合式发展,满足农村多样化养老需求。加大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力度和加快光荣院项目进度,确保建成运营。同时,紧扣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升级需求,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科技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借助“互联网+”规范提升餐饮住宿、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加大电子商务平台培育力度,推动电子商务在农村,培育乡村振兴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围绕新型工业促转型。以加快转型升级,尽快对冶铸,轻工饮品等传统产业实行改造提升;加快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五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北石店镇工业园区建设,在服务海斯药业的同时,招商引资,力争更多的企业入驻。五是围绕农业促转型。按照创意高效农业的发展思路,加强精品花卉、设施蔬菜等的特色项目建设,提升十大农业园区的规模和效益,推广司徒小镇经营模式,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的融合。注重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提高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六是围绕融资业促转型。发挥社会投资主力军作用,主抓53户社会融资类产业项目,提振投资信心,提高投资强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大力推广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确保114项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七是围绕集体经济业促转型。支持镇、农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探索多种发展路径,促进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闲置、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厂房、仓库等存最资产进行综合开发、有效利用,促进镇、村资产保值增值。鼓励通过招商引资、劳务输出、参股企业、组建服务实体,以兴办二、三产业等形式,促进乡村振兴。

(二)持续提升农村养老功能品位。加快西北片区改造。严格执行片区整体规划,加快推进路网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配套工程,书院西街等6条道路建设,争取年内通车;地下管线、道路绿化、河道景观建设也随之建成。学校、医院等设施配套工程也要得到快速推进。加快北石店新区建设,围绕畅安路沿线的总体规划,推动富鑫广场等商业项目投入运营。加速推进南石店村和百灵街道路等8户项目工程建设的推进,抓好城中村改造。重点抓好钟家庄、花园头、东后河等村的18个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25亿元,完成回迁面积30万平方米,回迁群众2900余户。加快推进西吕匠、北岩、西马匠、叶家河、吴家沟、景德桥、龙泉等地的城中村建设改造。保障各项目工程建设的推进。加大协调力度,科学组织施工将文博路、太岳街、207国道改线等5条道路建设和道路停车场、菜市场、早夜市、公厕等四类场所建设尽快建成使用。

(三)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农村养老环境改善提质工程,对城乡、农村周边裸露道路进行硬化和修复。对核桃洼、庞圪塔两处集中供水工程及窑头、河东、山门3个村的饮水工程进行维修养护;对五门、牛山、山西底、旗道岭等四处水流域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年底完成治理面积1000亩;狠抓农村供热管网建设,新增农村居民集中供热面积8万立方米;加快“气化”农村进程,新增农村煤气用户1000户;统筹推进采煤沉陷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治理以及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程;打造一批省、市达标的宜居示范村;着力抓好农村医疗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老年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图书更新;公交站点设置五个全覆盖工程,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深化户藉管理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转制,做好总结示范推广工作。

(四)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和治理水平。一是农村生态保护和治理。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提升农村绿色生态优势。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开放格局,划定和落实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开发强调管控,实施采煤沉陷区治理和生态修复,完成吴王山——白马寺山生态绿道建设任务,推动南部环城生态圈森林公园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入生态开发建设和保护工程。扎实推进4个村庄绿化和乡村道路绿化及街头绿地建设项目,做好退耕还林工程,加大古书院,北石店河道治理工程的进度和河流源头的生态公益林保护力度,开展湿地建设工程,形成森林植被好,河水质清,物种资源多和生态防护林,筑牢好农村生态建设工作。二是大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坚决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突出抓好以雾霾治理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推进饮业油烟治理,煤改清洁能源工程,重点行业污染防治设施提标升级改造,道路和建筑工地扬尘整治工作;强化联防联控重污染天气应对、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黑臭水体治理,确保污染减排目标和大气、水污染防治目标达到要求,实现PM2.5浓度稳步下降。对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保障集中饮用水源安全。推进低碳农村建设,在生产等各个环节形成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三是扎实开展农村清洁运动。围绕“六无七净”标准,强化农村街道的精细化管理。加大重大片区的治脏、治差、治乱力度,确皮“垃圾围村”问题。对孙村、司徒两村的生活污水防治管网建设和500户农村安全卫生改厕建设等积极抓紧进行。推进卫生村、镇、单位、家庭创业活动,培育一批先进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五)提升农村惠民福祉水平。走农村养老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之路,本质上要求增加优质产品供给,让良好的农村养老成为人民群众的福祉。一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产品服务。完善医疗保险,推进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全覆盖。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村居民人均补助标准,持续提高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强社会救助,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和做好残疾人生活援助、康复救助等。落实好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补贴及百岁以上老年人补贴新标准。规范好临时救助,发挥好托底保障作用。二是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构建覆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镇、农村文化站建设,为30个村配备图书、音响等文体设备。积极开展好居民文体活动。推进程颢书院二期工程和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晋冀鲁豫野战军十二纵队整军旧址,吕祖坛和怀覃馆三大文物修缮工程。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农村文化软实力,增强本土文化创造力、影响力。三是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重点推进农村卫生体制改革,重视基层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加快北石店卫生院建设,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让健康农村理念深入人心,让健康提高成果给农村居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晋城市老年学学会  赵晓平  

晋城市城区党校   李泽华